演出者

指揮、作曲家

Rémy ABRAHAM

畢業於史特拉斯堡音樂院.,並獲得法國號和室內樂一等獎。自1981年以來,他在史特拉斯堡愛樂管弦樂團擔任法國號演奏團員,並任教於阿爾薩斯音樂協會及歐洲銅管之聲音樂節。Rémy在指揮和作曲領域也有相當的成就。身為指揮家,他曾擔任史特拉斯堡銅管樂團以及Ensemble Westfalic的總監。目前他是史特拉斯堡愛樂管弦樂團的首席客座指揮,以及Harmonie Municipale de Gambsheim和Ensemble Namestra之藝術總監兼指揮。在音樂創作方面不僅有樂團、電影和戲劇音樂,Rémy也改編許多作品。他經常被許多音樂團體和演奏家委託創作及邀請,包括史特拉斯堡銅管樂團、Ensemble Westfalica、Wind Quintet O.P.S.、史特拉斯堡愛樂管弦樂團、the strings of Strasbourg、Harmonie de Gambsheim、Ensembles Opus 4、Hexagone、Namestra、Only Brass Quintet、Quatuor Galanta、Cors de Paris Ensemble,以及知名法國號獨奏家Radovan Vlatkovic和長號獨奏家Michel Becquet。

Rémy是歐洲銅管之聲的駐團指揮及作曲家。

Picture of Remy Abraham

小號

Célestin GUERIN

1992年出生於法國Essonne,五歲開始學習小號。當他在國立巴黎高等音樂院學習時,特別擅長管弦樂曲目,這使他有機會與巴黎歌劇院、法國廣播愛樂管弦樂團、和巴黎室內樂團一起演出。在學校期間,他參加了ERASMUS交換學生甄選計劃,在德國知名獨奏家Reinhold Friedrich的班上學習,在那裡他磨練了許多的獨奏曲目技巧。

他是2012年Maurice André小號比賽、2014年FMAJI比賽、2017年第一屆Eric Aubier國際小號比賽的優勝者。此後,他定期應邀參與許多獨奏會以及各大音樂節演出。

他曾經是法國洛林國家交響樂團的小號首席,也是瑞士Verbier音樂節樂團的成員。在2018年他獲得了ARD慕尼黑國際音樂大賽的第二名,以及BR-Klassik網路票選的獎項。自2019年3月為新任巴黎管弦樂團的小號首席。

Picture of Célestin Guérin

Philippe LITZER

Philippe Litzler出生於1969年,四歲便開始演奏小號。1987年至1989年就讀於法國巴黎高等師範音樂院,並師事於André Daire。 1988年他被授予小號高級演奏文憑,一年後又獲得了最高演奏家文憑。他也同時在法國國立巴黎高等音樂院與Pierre Thibaud學習,並於1990年、1991年獲得室內樂以及小號第一獎,他並是有史以來第一個獲得評審一致通過及恭賀的候選人。

1991年至2005年,Philippe在兩位音樂總監Charles Dutoit、Kurt Masur任內擔任法國國家交響樂團的小號首席。自2005年開始為Paavo Järvi領導下的瑞士蘇黎世管弦樂團的小號首席,並於2008年起任教於瑞士盧塞恩音樂院。

Picture of Philippe Litzer

David ARGENTA

David 現為高雄市交響樂團小號首席,並任教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以及台北教育大學音樂系。David出生於法國Metz,他在法國及德國完成他的學業,師承Eric Aubier、Reinhold Friedrich、Wolfgang Bauer、Guy Ferber等大師。曾獲得許多國際音樂大賽獎項,當中包括:法國Moulins小號國際大賽第一名、法國巴黎Selmer Competition第二名、以及德國Saulgau Competition、法國Léopold Bellan Competition、UFAM Competition之特別獎。

David也擁有多年職業樂團的演出經歷,他曾參與許多知名樂團的演出,例如SWR Saarbrücken Orchestra、Orchestre Symphonique du Rhin-Mulhouse、Orchestre Philharmonique du Luxenbourg、Orchestre National de Lorraine、Nancy Symphonic、Orchestre Philharmonique de Strasbourg、台北愛樂、台北市立交響樂團、澳門樂團等。除了豐富的樂團演出經驗,David在獨奏、室內樂方面也有亮眼的表現,他的演奏曲目廣泛,自文藝復興時期以至於近現代作品皆有涉獵,亦擅長現代及巴洛克小號。David十八歲即受邀與 Mettensis Symphony Orchestra 合作演出海頓小號協奏曲,以及Vivaldi與Manfredini的雙協奏曲。

他以獨奏家身份受邀合作的樂團還包括法國的Amneville Symphony Orchestra、Metz Brass Ensemble、Metz Wind Ensemble、Ensemble Stravinsky、上海愛樂樂團、以及台灣的國家交響樂團、市民管樂團、高雄市交響樂團。David的第一張專輯《Trompette et Orgue》,與管風琴錄製了小號各時期的經典作品,包括:Marcello oboe concerto in D minor, Brandt concerto No.2, Ponchielli concerto, Hummel concerto in the original key of E Major。

他曾為台灣國家交響樂團、上海愛樂樂團小號首席,以及法國Orchestre National de Lorraine團員。

David目前為Schilke小號國際代言人。

Picture of David Argenta

Chris MOYSE

Chris於2005年被音樂總監Edo de Waart任命為香港管弦樂團小號副首席。

他曾就讀於英國皇家音樂大學、皇家音樂院、以及美國曼哈頓音樂院,師事於Malcolm Smith、Andrew Crowley、Robert Sullivan、Paul Beniston、Paul Archibald、James Watson、Howard Snell。

除了香港管弦樂團的定期演出外,Chris也曾擔任首爾愛樂、新加坡交響樂團、Hallé 樂團、Ulster 管弦樂團、馬來西亞愛樂、澳門樂團之客席小號首席。

近期獨奏的演出包括:香港浸會大學交響管樂團、香港管弦樂團、拔萃管樂團,以及在香港演藝學院與鋼琴家Jacqueline Leung、香港中文大學、Clube Militar de Macau、香港電視台The Works節目等的個人獨奏音樂會。

Chris目前任教於香港演藝學院、香港浸會大學、以及香港中文大學。他曾在泰國Silpakorn大學、Princess Galyani Vadhana音樂院,以及Conn-Selmer Institute Asia舉辦大師班。2013年,Chris以「音樂傑出重大貢獻」受封為皇家音樂院準會員。

Chris出生於英國布萊頓,他的音樂教育啟蒙於父親,並以短號在Worthing Salvation軍樂隊、布萊頓青年樂團中成長學習,他也曾是International Staff Band的成員。身為一位基督徒,他是香港 Ambassador International Church教會成員。

Chris為Conn-Selmer代言人,目前演奏Vincent Bach 「Stradivarius」系列小號。

Picture of Chris Moyse

法國號

Jean-Philippe CHAVEY

生於1969年,17歲時進入法國蒙貝利爾市的ENM學院開始學習法國號,師事 André Fournier、Michel Garcin Marrou 和 Michel Molinaro ,於1989年經評審一致通過獲得第一獎畢業。他同時也接受 Jean Pierre Laroque 的指導學習室內樂,並在 Guérande國際室內樂比賽中,拿下木管五重奏第一名。直到現在,室內樂的演出仍是他演奏生涯中重要的一部分。他與Hexagone銅管六重奏,已舉辦超過200場的音樂會,足跡遍及全世界;他在C4重奏團致力於法國號四重奏的推廣及現代樂的拓展。

在加入法國洛林國家交響樂團之前,他曾是法國土魯斯國家交響樂團的法國號首席,也常獲邀與許多知名的樂團合作,例如巴黎歌劇院、史特拉斯堡愛樂管弦樂團等。曾任教於科瑪、米魯斯,現任南鍚法國號教授。

Jean Philippe Chavey為歐洲銅管之聲的藝術總監,並使用YAMAHA法國號。

Picture of Jean-Philippe Chavey

José José GIMENEZ MENDIA

法國號,指揮

José José在委內瑞拉的Vicente Emilio Sojo音樂院開始他的音樂學習,接著就讀於加拉加斯(委內瑞拉)大學音樂研究所。之後前往法國深造,就讀於國立佩皮尼昂音樂院、國立巴黎高等音樂院,師事Jean-Pierre Cénédese、Andre Cazalet。他目前在委內瑞拉中央大學與大師Miguel Ángel Monroy學習指揮。 José José曾受邀參與Schleswig-Holstein音樂節、盧塞恩音樂節、世界青年管弦樂團、法國現代樂集、巴黎歌劇院、法國土魯斯國家交響樂團、法國喜歌劇院等的演出。

他曾指揮委內瑞拉的西蒙‧玻利瓦爾交響樂團、加拉加斯國家愛樂樂團、維地馬拉城市學校、加拉加斯青年管樂團等樂團。

José José目前是杜達美帶領的委內瑞拉西蒙‧玻利瓦爾交響樂團和委內瑞拉管樂團的成員。他也是西蒙‧玻利瓦爾音樂院的法國號教授及指揮。

José José是Buffet Crampon集團Hans Hoyer法國號代言人。

Picture of José José Gimenez Mendia

Alban BEUNACHE

Alban於十二歲開始學習法國號,啟蒙老師為Christian Lecomte。然後繼續與Douai音樂院的Guy Mouy和巴黎的Vladimir Dubois兩位老師學習。進入國立巴黎高等音樂院後的老師有Jacques Deleplancque和Patrice Petitdidier。 他於2017年9月加入Montpellier國家交響樂團擔任法國號副首席,2018年開始為史特拉斯堡愛樂管弦樂團法國號首席。 對於室內樂曲目的喜愛與積極倡導,他也是Odyssey木管五重奏和H4法國號四重奏的成員。

Picture of Alban BEUNACHE

Sébastien LENTZ

1975年出生於法國米盧斯,在他家鄉的音樂院開始他的音樂學習之路。十六歲時,他加入了法國國立巴黎高等音樂院Jacques Adnet班,並以室內樂和法國號的第一獎畢業。從1995年到1997年,他與André Cazalet在波蘭的莫扎特音樂院完成了室內樂的訓練,並加入Claudio Abbado帶領的馬勒青年管弦樂團充實磨練樂團經驗。於1998年成為史特拉斯堡愛樂管弦樂團團員。

他曾受邀與不同的樂團合作演出,例如巴黎國家歌劇院、里昂國家歌劇院、巴黎管弦樂團、法國廣播愛樂樂團、德國西南廣播交響樂團,並與Bernard Haitink、Daniele Gatti、 Kent Nagano、Paavo Järvi、Sir Neville Marriner、Marek Janowski等知名指揮家合作。

他是Erasmus木管五重奏樂隊的成員,亦熱衷於室內樂演奏。除定期參加各種音樂節,也曾與Vahan Mardirossian、Marc Coppey、Romain Guyot、Philippe Bernold等人合作室內樂。

自2017年開始擔任Festival des Heures Musicales du Kochersberg音樂節藝術總監。

Picture of Sebastien Lentz

長號

Nicolas MOUTIER

Nicolas被公認為是新生代最傑出的音樂家之一。他在17歲時進入法國國立巴黎高等音樂院,在那裡他以長號與室內樂第一獎畢業,並獲得最高級演奏家文憑。Nicolas是許多國際大賽的獲獎者,包括捷克布拉格之春國際大賽第二名、義大利波夏國際大賽第二名、韓國濟州國際大賽第三名、法國FMAJI國際大賽第一名。他經常受邀以獨奏家的身份​​與世界各地的樂團演出,如:FVG中歐交響樂團、布拉格室內樂團、聖彼得堡國立埃爾米塔交響樂團、濟州愛樂樂團、斯特拉斯堡愛樂樂團、科隆管弦樂團、皇家銅管樂團、巴黎歌劇院獨奏家銅管團等。他也經常舉辦獨奏會,舉辦大師班,並出現於廣播電視節目,是位全方位發展的音樂家。

Nicolas曾是法國空軍樂隊的長號首席。自2006年以來擔任史特拉斯堡愛樂管弦樂團的長號首席,並任教於史特拉斯堡高等音樂院與萊茵高等藝術學院,同時也是歐洲銅管之聲的師資團隊成員。

Nicolas是Buffet集團Antonine Courtois長號樂器代言人。

Picture of Nicolas Moutier

Fabrice BROHET

Fabrice於1974年出生在凡爾賽附近的Saint-Cyr l’Ecole,他在法國蘭斯音樂院與Amédé Grivillers開始學習長號,並於1994年獲得第一獎畢業。他並在1998年國立巴黎高等音樂院Gilles Millière的班上獲得長號和室內樂第一獎。

1996年曾經拿下FMAJI音樂節比賽中的最佳詮釋奬,現任教於法國蘭斯音樂院。 他曾與許多樂團合作,例如巴黎歌劇院、土魯斯國家交響樂團、盧森堡管弦樂團、路徑現代室內樂集、史特拉斯堡管弦樂團、蘭斯歌劇院等等。他也是法國Aube管弦樂團的長號演奏家。

Picture of Fabrice Brohet

田智升 Markus TIEN

出生於台南市,在國內接受基礎教育,長號啟蒙於劉玄詠老師,師事鄭溪山老師及李賢哲老師。

十六歲前往維也納,進入國立維也納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就讀期間經常參與維也納各大樂團演出。為了拓展視野於是於2005年前往柏林,並就讀於柏林藝術大學,並於2008年拿到碩士學位,2011年拿到博士學位,同時也在柏林展開了職業生涯,經常參與各大樂團的演出,例如柏林愛樂,柏林德意志歌劇院……等等。

2007年考入法蘭克福歐德交響樂團成為實習生,2009年考入北德愛樂羅斯托克長號首席。2010年考上由巴倫波因所帶領的柏林國家歌劇院的樂團實習生,並於2009年獲聘為柏林藝術大學長號教育系的教師。現任職於高雄市交響樂團長號首席,並任教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清水高中等學校。

Picture of Marcus TIEN

Mathieu TURBE

低音長號

Mathieu來自法國西部雷島,自9歲開始吹奏長號。他在國立巴黎高等音樂院師事於Gilles Millière和Jean Raffard,並獲得全部評審一致通過第一獎畢業。

他是2005年法國全國長號比賽Antoine Courtois的第一名,並與onLy Brass五重奏於2012年的里昂國際室內樂比賽中獲得第三獎。

他先後於2007年加入尼斯愛樂管弦樂團、2009年里昂歌劇院,自2012年起為瑞士巴塞爾交響樂團低音長號首席。

2015年9月他開始擔任史特拉斯堡高等音樂院和萊茵高等藝術學院的長號師資之一,教授低音長號。

Picture of Mathieu Turbe

上低音號

Bastien BAUMET

Bastien出生於1988年,他先後在尼姆音樂院、維勒班音樂院、以及巴黎國立高等音樂院獲得評審一致通過第一獎畢業。他曾榮獲許多獎項,例如2008年的歐洲盧森堡青年獨奏家比賽的首獎、2008年的濟州國際銅管樂器和打擊樂比賽、2012年銅管樂隊的Amboise公開賽獨奏獎。                                                                                                                                  Bastien是巴黎銅管樂隊的上低音號首席,也是Prestige銅管四重奏的成員。自2007年,Bastien被任命為法國國家警察管弦樂團的上低音號首席,並在巴黎第13區音樂院和里昂高等音樂院任教。他經常受到里昂國家交響樂團、法國廣播愛樂管弦樂團、巴黎歌劇院、土魯茲國家交響樂團、法國國家交響樂團等的邀請演出,這些經歷使他得以在著名的場地演出,並與最傑出的指揮家合作。                                                                                                  Bastien經常受邀在法國及世界各地演出以及大師班教學,除了以獨奏家的身份與交響樂團、管樂團的協奏曲演出,還有許多獨奏會演出。他並灌錄了好幾張演奏專輯,包括”上低音號的藝術”,與巴黎歌劇院短號首席Alexis Demailly的二重奏”Portraits”,與鋼琴家Mathilde Nguyen一起錄製的”Romance”,以及與里斯本空軍樂隊錄製的”Radiance ” 。 Bastien是Besson樂器代言人。

Picture of Bastien Baumet

低音號

Guillaume DIONNET

Guillaume在六歲開始學習低音號,曾經與Christian Delange學習,並在法國國立巴黎高等音樂院Gérard Buquet和Jens McManama的班取得低音號和室內樂文憑。

Guillaume先後加入巴黎空軍樂團以及法國共和禁衛軍樂團。他曾與巴黎管弦樂團、法國廣播愛樂管弦樂團、法國現代樂集、蒙地卡羅愛樂管弦樂團、瑞士羅曼德管弦樂團合作演出。

自2007年擔任法國里昂國家交響樂團的低音號首席,並在2009年與樂團演出R. Vaughan Williams的低音號協奏曲。

Guillaume是onLy Brass銅管五重奏的創始成員,並在2012年里昂國際室內音樂比賽中獲得第三獎。他同時也是Bokeh Tuba五重奏、Caeli銅管四重奏之成員。

他對教學充滿熱情,在法國國立里昂高等音樂院、CRR in Clermont-Ferrand、歐洲銅管之聲音樂節擔任低音號師資。

Picture of Guillaume Dionnet

打擊樂

Jean-Baptiste LECLERE

Jean-Baptiste Leclère畢業於法國國立巴黎高等音樂院,目前是巴黎歌劇院的打擊首席。他是「巴黎打擊重奏團」的創始人及總監,同時也是Jatekok四重奏的一員,並任教於國立巴黎高等音樂院、CRR Saint-Maur-des- Fossés、 CESMD Superior Poitou-Charentes 和Academy Eurocuivres。 他並定期應邀至世界各地舉辦大師班,如法國、美國、哥倫比亞、台灣、澳洲、希臘、保加利亞、比利時和瑞士;在世界各地的音樂節也都會看到他在獨奏或重奏方面的演出。他目前是Zildjian、Black Swamp Percussion、Innovative Percussion和Bergerault 的代言人。

Picture of Jean Baptiste Leclere

鄭雅心 Ya-Hsin CHENG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畢,2007年於法國里昂國立高等音樂院,獲打擊樂演奏文憑第一獎暨全體裁判一致通過畢業。2005年榮獲法國Claude Giot國際鐵琴大賽銅牌,2009年盧森堡國際擊樂二重奏大賽第三名。2010年於國家演奏廳舉行「鄭雅心擊樂獨奏會」,同年獲「第九屆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類」初選提名。受邀中外演出於加拿大、日本、中國、義大利、泰國、臺灣。

2009年與張育瑛共創NanaFormosa擊樂二重奏,演出遍及盧森堡、法國、中國、日本、韓國、臺灣、美國、波蘭、德國、斯洛維尼亞;2015年至今製作數屆那娜擊樂冬季學園與音樂會;於2014年發行首張鍵盤擊樂二重奏專輯《謐光Lueur》,並與世界軌跡樂團錄製由風潮唱片發行的《多邊蔓延》跨界專輯,第二張當代擊樂專輯《 懷月之心Moon Inside 》由環球唱片於2019年11月發行。現為My Yamaha, My Music合作音樂家。

2011年起常任音契合唱管弦樂團定音鼓手。2008年起擔任由張宜蓁主持之Aashti汎絲路樂團之伊朗手鼓演奏,發行「山與夜鶯」專輯,並以此獲侯孝賢電影「聶隱娘」劇組邀請,參與劇中「瑚姬舞」配樂的演奏與編創,由林強主導之聶片電影音樂於2015年5月獲「坎城影展電影原創音樂獎」。2019年1月與台灣絲路音樂家錄製發行「千年琵琶」絲路專輯。

2017年於視覺藝術家蘇育賢個展「石膏鑼」紀錄片中,演繹石膏鑼之聲響實驗 ; 2019年高美館常態展「南方作為相遇之所」中蘇育賢紀錄片「塔塔加的回憶」,實驗性演繹日治時代警鼓(一台歲數超過200年的賽德克族紡織機) ; 同年以非典型擊樂演奏形式編創臺南藝術大學班芝花劇團年度製作「送報伕」的擊樂音樂設計。

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國立臺南藝術大學七年一貫音樂系、國立中山大學音樂系、台北中正高中音樂班、舞蹈班兼任擊樂助理教授。

Picture of Ya-Hsin CHENG

張育瑛 Yu-Ying CHANG

法國國立里昂高等音樂院第一獎

德國國立卡爾斯魯厄音樂院最高演奏家文憑

NanaFormosa擊樂二重奏團員

現為Yamaha -「 My Yamaha, My Music」合作音樂家

旅歐期間參加多項國際大賽皆獲佳績,2005年法國Claud Giot國際鐵琴大賽銅牌、2009年以“NanaFormosa”組合獲得盧森堡國際打擊樂二重奏大賽銅牌、2009年於第64屆國際日內瓦音樂大賽 (Concours de Geneve) 擊樂獨奏組榮獲銀牌 (首獎從缺)。

回國至今主要以 “NanaFormosa Percussion Duo – 那娜擊樂二重奏” 活躍於世界各地舞台,演出足跡遍及法國、美國、盧森堡、德國、義大利、波蘭、斯洛維尼亞、日本、韓國、中國及台灣。2014年發行首張專輯《謐光Lueur》,2019年由環球音樂發行第二張專輯《懷月之心Moon Inside》。自2015年起定期舉辦那娜擊樂冬季學園與大師音樂會。

目前為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立嘉義大學、台南應用科技大學音樂系暨研究所擊樂助理教授。

Picture of Yu-Ying CHANG

長笛

Laëtitia BRAULT

出生於1989年的Laëtitia Brault以鋼琴開啟她的音樂學習之路,長笛隨即成為她最喜愛的樂器,並於19歲進入法國國立巴黎高等音樂院Pierre-Yves Artaud和Florence Souchard-Delépine的長笛班。除了與Pierre Dumail的短笛訓練,她還與Michel Moraguès和David Walter學習室內樂。她是德國Schleswig-Holstein音樂節的成員,並定期應邀與著名樂團合作演出,包括巴黎當代樂團、盧森堡愛樂、巴黎管弦樂團。身為一名活躍的室內樂演奏家,她曾與許多頂尖的室內樂團合作,例如 Ensemble Oxalys和土魯斯室內樂團。她對教學充滿熱情,並於2016年獲得了長笛和室內樂的教學文憑。

自2013年開始擔任比利時瓦隆妮皇家歌劇院的長笛副首席。

Picture of Laëtitia BRAULT

邱佩珊 Pei-San CHIU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長笛博士,現任台中東海大學專任助理教授。2013-2016年為美國萊辛頓愛樂長笛首席,接受Lexington Herald-Leader專訪與樂團協奏演出,多次獲樂評讚賞更被譽為樂團的「秘密武器」。2012年於紐約卡內基音樂廳獨奏演出得獎者音樂會,曾多次參與新加坡交響樂團、國立台灣交響樂團、世界華人樂團演出,並受邀擔任廣州交響樂團與深圳交響樂團客席長笛首席。致力於室內樂演奏,與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豎琴教授黃貞瑜以及肯塔基大學中提琴教授吳芝瑩組成福爾摩沙三重奏,2018年發行專輯《First Impression: Formosa Trio》,與新加坡交響樂團長笛首席金塔組成 Aureus Duo 定期於亞洲演出,2019年與 Trio 2:1 發行長笛、單簧管及鋼琴《十年》演奏專輯。曾受邀至美國西伊利諾大學、浙江音樂學院、蘇州大學、同濟大學以及東華大學等給予長笛大師班。曾師事Thomas Robertello、劉慧謹教授、陳棠亞教授。

Picture of Pei-San CHIU

單簧管

Joë CHRISTOPHE

來自法國北部的 Joë ,2015年進入國立巴黎高等音樂院就讀,師事Philippe Berrod與Arnaud Leroy。他的獲獎經歷包括2017年Festival Musical d’Automne des Jeunes Interprètes、2018年Safran Foundation for Music青年音樂獎。他經常應邀參與巴黎管弦樂團、法國國家交響樂團和史特拉斯堡愛樂的演出。Joë曾以獨奏家的身份與慕尼黑室內樂團、慕尼黑管播管弦樂團、Pasdeloup交響樂團、法國新歐洲室內樂團、法國國家警察管弦樂團、法國共和禁衛軍樂團等一起合作演出。

他曾在著名的音樂廳擔任獨奏或與樂團合作演出,例如巴黎愛樂廳、法國廣播大會堂、巴黎歌劇院、維也納音樂廳和金色大廳、科隆愛樂廳、柏林音樂廳和愛樂廳、慕尼黑攝政王劇院和赫拉克勒斯廳、薩爾茲堡莫札特音樂學院音樂廳、東京國際論壇大廳,並與著名指揮家David Zinman、Alain Altinoglu、Sir Simon Rattle等合作演出。

 Joë 演奏的音樂很多元,橫跨爵士、現代、東方音樂、甚至猶太克列茲莫音樂,並與著名的猶太傳統音樂合奏團西爾巴八重奏有許多精彩的合作。

2019年,他除了贏得羅馬尼亞科魯國際音樂比賽,更是ARD慕尼黑國際音樂大賽的首獎得主,並獲得了六項特別獎。

Picture of Joë CHRISTOPHE

楊喬惠 Chiao-Hui YANG

畢業於國立巴黎高等音樂學院,獲單簧管、低音單簧管及室內樂一等獎及第三階段獨奏家文憑,師從Guy Dangain、 Michel Arrignon 及 Pascal Moragues。旅法期間獲得諸多國際性音樂比賽獎項:法國土倫國際音樂大賽評審團一致通過大獎得主,法國Vierzon國際二重奏大賽特別獎、國立高等巴黎音樂院無分組協奏曲比賽、UFAM、Picardie、Dunkerque、Bellan等比賽第一名;入選瑞士日內瓦、捷克布拉格之春、及西班牙Dos Hermanas等國際音樂大賽準決賽。

目前是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單簧管代理首席,並任教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東海大學、實踐大學及文化大學。喬惠有豐富的獨奏、協奏及室內樂演出經驗,並受邀參與世界各地音樂節的演出及評審,如:西班牙馬德里舉辦的國際單簧管年會及中國國際單簧管藝術節,並曾獲頒法國南特拉市銅牌榮譽勳章。與台北單簧管樂集音樂會現場錄音專輯,獲2013年金曲獎最佳古典音樂專輯獎。 喬惠是D’addario 及 Buffet Crampon藝術家。

Picture of Chiao-Hui YANG

雙簧管

阮黃松 Hoang Tung NGUYEN

阮黃松於2014年開始於台灣國家交響樂團擔任雙簧管副首席。他曾是越南國家交響樂團雙簧管首席,並隨團參與過許多國際巡演及音樂節,例如:2004年「亞洲交響樂團週」、2007年「狂熱之日音樂節」、2009年在波昂和柏林的「貝多芬音樂節」。獲獎紀錄包括2005年偕同河內木管五重奏於泰國曼谷舉辦之「亞洲交響管樂團大賽」首獎,以及2009年「越南秋季大賞」首獎與最佳演出獎。

他曾是德國德勒斯登歌劇院2012-2014樂季的協演團員,東南亞青少年管弦樂研習營之雙簧管首席,也是亞洲青少年管弦樂團的成員,並多次參與他們的亞洲巡演。他在指揮家Gudni Emilsson的帶領之下,以獨奏家的身份與Tübingen室內樂團於亞洲巡迴演出,也是2018年「Vietnam Connection」音樂節的邀演獨奏家。

阮黃松12歲開始學習音樂,2009年畢業於越南國立音樂學院,並於2013年在德國德勒斯登音樂院獲得碩士學位,師事Guido Titze、Céline Moinet、Sibylle Schreiber教授。他也是歌德學院及德勒斯登音樂院獎學金得主。

Picture of Hoang Tung NGUYEN

低音管

陳奕秀 I-Hsiu CHEN

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並獲得美國茱莉亞音樂院全額獎學金低音管碩士,以及德國國立特洛辛根音樂院獨奏家最高演奏文憑。師事於郭宗恆、Frank Morelli及小山昭雄 教授。曾榮獲台灣區音樂比賽低音管組優勝,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協奏曲比賽冠軍,茱莉亞音樂院低音管協奏曲比賽首獎,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室內樂大賽木管五重奏組第一名。曾獲選應邀於各大音樂節及大師班擔綱演出,包括世界青年管弦樂團、日本太平洋音樂節、德國Weimarer Meisterkurse、Taiwan Connection音樂節、日本關西低音管音樂節、美國國際雙簧大會、德國歐費斯蘭音樂節、亞洲雙簧大會。

職業樂團演出經歷豐富,曾參與美國紐約Jupiter Symphony、德國Südwestdeutsche Kammerorchester、以及馬來西亞愛樂等樂團演出。

目前為國家交響樂團低音管副首席,以及藝術室內樂團團長、巴松主義重奏團、Opus 5.0木管五重奏成員,並任教於東海大學、高雄師範大學、中山大學、輔仁大學音樂系,以及武陵高中音樂班。

Picture of I-Hsiu CHEN

薩克斯風

陳逸倫 Yi-Lun CHEN

法國國立馬爾梅松音樂院(Conservatoire National de Region de Reuil-MALMAISON)薩克斯風高級演奏班,在最短年限中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更獲得評委一致通過暨讚揚的最高獎項( Medaille d’Or a l’Unaliemite et Felicitations )。曾師事顏慶賢、法國禁衛軍樂團薩克斯風首席演奏家Andrè BEUN、Daniel GREMELLE與Jean-Yves CHEVALIER等教授。

回國後積極投入演奏與教學工作,多次擔任國家交響樂團、台北市立交響樂團以及長榮交響樂團薩克斯風協演演奏員,並先後受邀與國家國樂團、歐亞管弦樂團、中華民國陸軍樂隊、桃園交響管樂團、幻響交響管樂團、新竹市青少年交響管樂團、星空交響管樂團、藝萃交響管樂團等知名樂團合作演出,擔任協奏曲演奏家。

2010年,考入東吳大學音樂系研究所在職專班演奏教學組,主修管弦樂指揮,師事張己任教授,並於2013年取得碩士學位。

現任中原大學數位音樂學程、新北市新店高中、桃園市武陵高中、南崁高中、中興國中、大成國中、內壢國中、大成國小音樂班、新竹縣自強國中藝才班薩克斯風術科教師;飛舞薩克斯風四重奏團長、天使之翼交響管樂團團員、樂濤國際音樂營、以及龍潭愛樂管弦樂團師資。中原大學管樂團、桃園市慈文國中、會稽國小、同德國小等校管樂團、以及大成國小音樂班管樂團、南崁高中音樂班管弦樂團指揮。

Picture of Yi-Lun CHEN